首页

黑冰女王高跟踩踏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06:53:02 作者:海外华文媒体人黄河寻麦香 共话运城乡村振兴 浏览量:28335

  中新网杭州7月18日电(鲍梦妮 张正华)据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7月18日消息,今年1月至6月,浙江全社会用电量达3019.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8.7%。三大产业用电量分别为15.1亿千瓦时、2062.7亿千瓦时和524.0亿千瓦时,增长10.6%、8.1%、11.5%。

位于杭州市的500千伏建德变电站。 唐衎 摄

  上半年,该省经济运行平稳有序,各行业延续正增长态势。数据显示,浙江11大行业中有10个行业用电量保持正增长。

 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,工业稳则经济稳。上半年,浙江工业用电量为2026.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8.5%,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5.7个百分点,成为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因素。

  近年来,浙江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汽车制造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,推动产业升级。上半年,浙江工业中制造业用电量为1721.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0.4%,跑赢工业用电量增速1.9个百分点。其中,高新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16.7%,在制造业增量中贡献度达54.3%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受新能源产业带动,用电量在制造业中排名第五,用电增速达25.9%,居前十大制造业第一。细分行业中,新能源整车制造业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等“新三样”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态势,增速分别达到107.0%和76.6%。

  社会发展呈现出的活力,在用电数据上也得到体现。上半年,浙江与旅游业相关的交通运输/仓储和邮政业行业用电量达59.3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5.7%。与消费相关的批发和零售业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用电量分别为121.7亿千瓦时、40.1亿千瓦时,增速分别达到18.4%、14.3%。

  “制造业31个细分行业用电量呈现27升4降的格局,展现出结构持续优化趋势;批发和零售业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用电量增速超过10%,表明生产、消费两端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。”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副主任何东表示。

  此外,上半年浙江城乡居民用电为417.6亿千瓦时,增长7.9%,表明该省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。随着七八月份夏季用电高峰到来,叠加经济总体增长态势,预计下半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将延续正增长。(完)

【编辑:房家梁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南京公积金发布新政:南京都市圈9城公积金互认互贷

而参考2023年2月东莞市商务局《关于全省商务工作先进集体拟推荐对象的公示》,东莞市东城街道经济发展局为副科级集体,集体人数43人;东莞市谢岗镇经济发展局为副科级集体,集体人数33人;东莞市麻涌镇经济发展局为副科级集体,集体人数30人。

内蒙古首份输越南自助打印原产地证书“诞生”

杨卫东:生态文明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,一头连着民生福祉,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。近年来,安吉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先行区建设目标,取得了一系列改革成果。

斯巴达勇士儿童赛莫干山站湖州落幕 超两千名选手挑战自我

菲方应该意识到,如果被美国“当枪使”,一味放大与中方的海洋争端,甚至让它“绑架”中菲关系,绝不符合自身利益,也会破坏地区和平和安全。

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:积极协调盛事活动 达到最大协同效益

外界注意到,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前,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前往深圳参观中国车企;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前往湖南三一集团感受中国智造;塞拉利昂总统比奥参观了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…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,吸引着同样有着发展振兴梦想的国家和民族,也为人类发展路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。

公安部公布5起打击整治驾驶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“飙车”典型案例

在中堂镇,开工首日就有不少企业开始忙碌,铆足干劲争创“开门红”。在广东仕兴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里,一早就举行了简单热烈的开工仪式,随后,大家迅速进入生产状态。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,工人们在工位上忙碌不停;技术工人在加紧对精密数控设备进行安装调试,为赶订单出货作准备。在崭新的会议室内,管理人员正在制定开年的销售任务,拓展市场订单。工厂里呈现的是一幅“热辣滚烫”的生产经营场景。

相关资讯
马来西亚总理一个月内三度表态不“选边站”

李万:近代以来,面对民族危亡,众多仁人志士秉持“科学救国”理念奋发图强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一大批海外学子纷纷回国,实施“科学报国”。新时期以来,各领域科研工作者在“科教兴国”战略指引下,坚持“四个面向”,努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。一代代科研人员身上传承的科学家精神,是优良的创新文化的集中体现,更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。科学没有国界,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。纵观历史上的世界科学中心,都经历了思想大解放、创新文化喷薄繁盛的过程,这些国家的顶尖科学家灿若群星,他们身上闪烁着求真务实、向上向善的科学精神,都拥有爱国之心、报国之志。因此,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过程中,一是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,科研工作者要把自己的科研事业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,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刻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上。二是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体系中有关整体论、生态观等,努力形成中国科学学派,创造出可以为世界人民所共享的科学思想、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。三是要培育优良的创新文化,强化科研诚信体系建设,注重科技伦理的约束作用,实施负责任的研发与创新,深化科学普及,持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,使我国成为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的世界高地。

热门资讯